【刘兴老师】私教课程 内训班
3141 免费
100%好评
共1课时
【便秘】便秘调理思路
8651 免费
共5课时
【草木医学】王鹏讲八纲
4336 免费
共4课时
三大体系 锅炉房 立交桥 修马桶
1404 免费
共1课时
【养生食疗】药食同源 舌尖上的中药
4208 免费
共10课时
养生十六宜
976 免费
共1课时
怎么喝药茶
1364 免费
共1课时
寒热虚实那些事儿
8958 免费
共6课时
【针灸】天皇四针!
4081 免费
100%好评
共5课时
【针灸】特效穴位!
5921 免费
共5课时
【艾灸】自愈疗法!
7952 免费
共5课时
【捏脊】自愈疗法!
9552 免费
共8课时
【针灸】基础知识!
2776 免费
100%好评
共23课时
一,如何学好针灸?(入门篇)-----自身练习法方法/步骤1:通过基本功练习还不足以掌握针灸的操作技能,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在操作中找到针术的感觉和特点才能领会针灸的奥义。方法/步骤2:自身练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疼痛的感觉施术者通过对自己的针刺了解痛感才能在给患者施术时减轻疼痛,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人体皮肤的表层布满密密麻麻的感觉器,要想在针刺的时候避开它们并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在操作时可先选择肌肉较丰厚的穴位,比如上肢的曲池,手三里;下肢的足三里,丰隆等。方法/步骤3:操作时首先在施术部位处进行常规的消毒,待酒精干后将1——1.5寸的针灸针扎入穴位处,可分别进行捻转进针法、快速进针法、爪切进针法的练习。进针时,针尖刚进入皮下可有蚊虫叮咬之感,如果出现烧灼样疼痛且无法忍受时可将针退出体表,并从针孔附近再次进针。方法/步骤4:针感的体验当施术者刺入皮肤时,针下出现的沉紧之感,表现在受术部位的酸、麻、胀、重等感觉。练习时需注意出现针感的手感(手感往往早于针感)。可选用足三里,鹤顶,伏兔等穴位进行练习。二,怎样学好针灸学?(入门篇)---针感练习方法/步骤5:首先进行局部的皮肤消毒,然后将针扎入皮下,通过痛觉层之后往往会产生针感,记住此时的手感,然后通过各种手法的操作使针感不断变强直到不能忍受为止。然后继续深入,直至穿过针感层,体会此时针下的破空感,记住此时的手感,还可继续深入体会扎到韧带的针感和骨膜的针感。方法/步骤6:基本手法的操作最后一项练习就是操作手法的练习(提、插、捻、转等等)。通过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将针感控制在治疗的有效范围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三,如何学好针灸?(入门篇)-----手法练习方法/步骤7:练习:在施术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持针刺入皮下,并分别进行手法操作。部位可分为在未有针感、初有针感、针感敏感点、骨膜韧带处。每个手法在特定部位练习10次以上。体会不同操作手法在控制针感方面的不同效果,以及在治病过程中如何灵活选择。方法/步骤8:以上就是小编关于针灸入门的所有技巧了,愿大家认真练习,持之以恒,成为一代针灸大师指日可待!注意事项自身练习时要放松施术部位,以防滞针。进针时导致出血很正常,要克服恐惧。
【原始点医学】手法篇
13296 免费
100%好评
共33课时
【龙氏正骨疗法】龙层花
12163 免费
共19课时
支配人体五脏六腑的神经都是从脊柱发出的,脊柱是人体生命的栋梁。在从爬行动物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脊柱所受到的压力是越来越大。直立行走的人,全身的压力都集中在脊柱上。例如经常坐办公室的白领一族、开会多的人,很容易出现由脊柱引起的疾病。 不少病人在脊椎病好转时,原有的内脏(器官)病症状同时好转或痊愈,经过大量的临床解剖及实验研究发现,神经官能症、头痛、眩晕、高血压、原因不明的胸闷、心悸、失眠、顽固性呃逆、冠心病、心律失常、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痛经等,特别是许多病因不明、屡治不愈的70多种内脏疾病多与脊椎疾患有关,找出了脊柱相关病因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创立了龙氏正骨推拿。 1 仰头摇正法:适用于枕寰、寰枢关节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手托其枕部,一手托其下颌,使病人头部上仰(仰头可使C2-7颈椎后关节闭锁成"定点"),侧转,嘱病人放松颈肌(缓慢动2-3下),待头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即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此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得"声。也可取坐位操作。 2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0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0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定点",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最大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定点"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定点"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3 侧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钩突关节旋转式错位及侧弯、侧摆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头前屈,术者一手托其耳区头部,另一手轻拿其后颈,拇指"定点"于错位之横突下方,将头搬起呈侧屈状作摇头活动,动作同低头摇正法。 4 俯卧摇肩法:适用于第5颈椎至第2胸椎间的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平枕,上肢垂直,手置臀部,术者立其后方,用拇、食指夹于错位关节的横突前后方,另一手扶于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作对抗阻力,使旋转错位在摇动中复正,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复位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改为摇肩,使作用力易于达到颈胸交界处。尤其对上位颈椎失稳的患者,可避免因低头摇正角度过大而损伤上颈段。注意摇肩时先将其肩向下推,以免关节闭锁影响复位。 5 侧摆式错位的钩突关节错位。患者仰卧,术者立于床头,一手拿其后颈并以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方并向隆起处按压(侧摆者只按一点,侧弯者由下而上按压)。另一手托住下颌并以前臂贴其面颊部,两手合作将患者头向上牵引并屈向健侧再屈向患侧,(让错位关节先开后合),当颈屈向患侧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并与"动点"手协同作扳、按、牵联合"闪动力"以使错位关节复位,有时病人可改用侧卧位,去枕,用抬头作侧扳按动作,与侧头摇正法相同,抬头角度加大。C6-T2侧摆、侧弯式错位者,可将"动点"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必须使错位椎间侧屈活动度加大才能成功。 6 挎角搬按法:适于C2-6后关节错位,或关节滑膜嵌顿,且关节肿胀者。患者取健侧卧位,低枕,将头偏向健侧前屈,充分展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手拇指轻力弹拨其颈部紧张肌腱(提肩胛肌、夹肌多见)作滑膜嵌顿的诱导松解,使嵌顿的滑膜退出,并揉捏颈肌使之放松。然后一手拇指"定点"于肿胀隆起的偏下方,另一手扶对侧头面部,将头搬起屈向健侧前外45度,再搬头向患侧后外45度,如此斜向扳按压该隆突关节,重复2-3次即可复平。 7 旋转分压法:(C6-T3)的关节错位。以C7棘突左偏,T1棘突右偏伴压痛为例,患者俯卧于软枕上,头在床边悬空,面向颈部放松。术者立于床头,右手掌根部按于C7棘突左侧,力点落在椎板(棘突根)部,左手掌根部按于T1-T3棘突右旁作定点,令患者深呼吸,当其呼气时,术者双手用有限度的冲压力下按,右手"动点力"稍加大,可重复2-3次,由于术者双手作用力方向不同,对旋转式错位较易复正。对滑脱式错位,可改为双拇指同按于后突的椎旁两侧,在双掌牵位头颈时双拇指加按压力,以达到牵引推正之目的。本法亦常用于胸椎段错位。 8 侧卧推正法:适用于各种前后滑脱式错位,对颈轴变直,反张者有效,患者侧卧,平枕、低头,术者用拇指、二指夹持后突棘突两旁椎板处作"定点",另一手托其下颌,使头作前屈后仰活动。当仰头时,"定点"之手稍加力向前推动,使反张的椎体在运动中被推正。滑脱较重者,用牵引下推正较易成功,或取仰卧位于推正时加牵引力,亦可复正。 龙氏正骨推拿的方法根据实践证明,是非常好的正骨推拿方法,尤其是对颈椎病的治疗特别有效。对颈椎病引起的脖子疼痛、头晕、头痛等治愈成功率95%。经过几千例的治愈结果正式创立龙氏正骨推拿手法。
学会自救 学好救人©分享健康 分享快乐
网站备案:苏ICP备12078052号-4